9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是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纲领性文献。我们必须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辱使命,保持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工作定力,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要使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打好打赢新时代的“辽沈战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好战略支撑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辽宁力量。

  •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七论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2023-11-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东北全面振兴进行系统性谋划、作出战略性安排,为我们把脉定向、指路领航,辽宁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提出了打造新时代“六地”的目标定位,明确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任务书和作战图。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攻坚,拿出更多管用的新招实招硬招,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奋力谱写辽宁全面振兴新篇章。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辽宁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要抓实党建强领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委(党组)要扛起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振兴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推动、靠前指挥、督促督导,确保落实。要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共同奋斗、共促振兴的强大合力和生动局面。

      要敢闯敢干加实干。路不行不至,事不做不成。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一次知重负重的艰难攀登,都是一次披荆斩棘的闯关夺隘,唯有敢闯敢干加实干,美好“愿景”才能变成振兴发展“实景”。要解放思想、闯字为先,敢于跳出思维定势、跳出条条框框限制,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创造性抓好落实。要担当作为、干字当头,在矛盾问题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急难险重面前敢于挺身而出。要求真务实、实字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抓发展、抓大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提高能力谋新篇。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抢抓重大机遇,正视困难挑战,进一步提高标准、拉高标杆,努力提升各方面能力和水平。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善于把地区和部门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全省振兴发展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大兴调查研究,使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勇于啃硬骨头、蹚深水区、打攻坚战,自觉做改革攻坚的行动派、实干家。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要营造氛围扬斗志。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必须充分调动全省上下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热情,激发重振雄风、再创佳绩的斗志。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充分展示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工作实绩,讲好敢闯敢干加实干的故事,用振奋人心的发展态势、发展质效、发展成果激励人、鼓舞人,凝聚大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的共识,形成担当作为谋发展、奋发有为促振兴的浓厚氛围。

      旌旗猎猎千帆竞,鼓角声声催征急。我们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坐不住的紧迫感,切实把重大机遇转化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决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 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好转 引领营商环境质的跃升——六论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2023-11-16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更严要求净化政治生态,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振兴发展的累累硕果,也要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今年以来,美高梅娛樂城坚持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出台了关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构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意见和关于遏制腐败增量消除腐败存量的“1+5+2”系列文件,对美高梅娛樂城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作出系统性安排。实践证明,只有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才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塑造新形象、展示新气象,提振干部群众对实现全面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对各种优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也正是由于全省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我们才有更大的底气和信心、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发展、谋振兴,全省各项工作才能呈现多年少有的良好局面。

      政治生态关乎党心、民心,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重要要求,持续加强政治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用政治生态海晏河清保障发展环境优化升级、发展预期持续向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必须下好的先手棋、打好的关键仗,向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宣战”,外界纷纷点赞,国内外知名企业普遍看好辽宁、投资辽宁。我们要持续巩固优化营商环境成果,聚焦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强诚信政府和诚信社会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诉求,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蔚然成风,实现经营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干部队伍是良好政治生态的引领者、建设者、维护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参与者、践行者、推动者。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以更高标准建强干部队伍,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为敢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以新风正气振奋干部群众发展信心。要持续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党员、干部敢闯敢干加实干,以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在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勇担当、善作为、求实效。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我们要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以贯之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以政治生态持续好转引领营商环境实现质的跃升,奋力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中打开新天地、再创新辉煌,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 光明日报:牢记使命任务真抓实干 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2023-11-13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明确提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相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东北一定能够重振雄风、再创佳绩”,这既是国家发展大局所需,也是东北一贯的使命所在,更是东北振兴要抓住的重大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东北地区要牢牢把握“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先导、以聚焦优势产业发展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保障。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先导,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动力支撑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在科技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将高度依赖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因此,坚持改革创新是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第一动力。一要创新政府管理服务体制,提升政府创新观念和创新理念,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建立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二要改革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渠道,建立以创新价值、市场贡献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激励科研人员、技术能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要制定能切实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制定科技创新企业扶持计划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设立重点产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扶持基金和创投基金,发挥东北地区科技型骨干企业创新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聚集,支持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基础研究,为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积蓄内生动力。

      坚持以聚焦优势产业发展为根本,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经济支撑

      东北资源条件好,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东北全面振兴的目标能否高质量实现核心在于产业发展,东北地区产业体系完备,尤其是重工业基础好,实力雄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制造大国重器和国防军工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新时代新征程,东北要重振雄风、再创佳绩,必须实现好从传统重工业向现代工业、从单一产业向现代多元产业的转变。首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挥市场主体地位和政府科学调控有机结合,做大做强东北地区传统优势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以及过剩产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实施政府投入、政府主导的优势产业发展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制定创新产业的财税、融资支持性政策,在增量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集中。其次,依靠科技赋能产业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提高核心关键技术的门槛,保持技术优势和产品更新迭代,以巩固东北地区在汽车制造、造船工业、轨道交通、航空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粮食、木材、机床等传统产业的行业领先地位,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精尖端制造、智能AI制造、绿色制造发展。最后,提前布局,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东北地区在高校人才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清洁能源、冰雪林草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东北要实现全面振兴,摆脱传统产业的低效率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必须要依靠自身资源禀赋优势,轻装上阵,把握大势,赢得先机,集中优势资源积极培育风光核新能源、纳米航空新材料、芯片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全面提质改造旧动能,培育激发新动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实体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东北地区要实现全面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国民教育对人口素质提升的教育功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领域,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学段,强化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选育功能。立足全国,放眼全球,构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一体化建设与东北振兴发展协同联合体。紧密结合“五大安全”战略任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选拔、培育一批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和视野,坚持引育并举,引进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东北振兴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坚持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保障,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组织支撑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党对东北振兴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规划蓝图,率先垂范,带领广大群众以高度的时代使命感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上继续作出东北应有的贡献;坚持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和组织凝聚力,强化领导干部的自我革命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以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正确政绩观考核衡量选拔干部,杜绝官本位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党风政风工作作风的提升,建立干部引进、交流、培训常态化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干部搭建成长发展平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把优化当地政治生态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强化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改善营商投资环境,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作者:唐军旗,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关于我们| 郑重声明|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美高梅娛樂城  主办单位:美高梅娛樂城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